拆除高中作业模板的步骤如下:
审批与检查
在拆模前,必须经过施工员和技术员的审批许可,并有拆模审批手续。
确认混凝土已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,例如:
不承重的侧模板需达到25kg/cm²。
承重的模板、拱板需达到设计强度的50%(跨度2m以内)、70%(跨度2-8m)、100%(跨度8m以上)。
安全措施
高处或复杂构造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,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措施。
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装备,如安全帽、安全带等,并确保工具完好牢固。
拆除顺序
遵循“后支先拆,先支后拆”和“先拆非承重部分,后拆承重部分”的原则。
一般拆除顺序为:先拆除非承重侧模板,再拆除承重模板、侧板和后底板。
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模板时,应从跨中开始,分别向两端进行。
具体操作
使用撬杠等工具进行拆模,严禁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作业。
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、整理和堆放,以便重复使用。
如发现混凝土存在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,应立即停止拆除并报告施工员处理。
特殊注意事项
拆除过程中,应避免对模板及混凝土造成损伤。
拆除的模板、拉杆、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,防止操作人员坠落。
模板拆除后,其临时堆放处应距离楼层边沿不小于1m,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。
拆模后处理
拆除的模板、支撑等应分类堆放,便于后续使用和管理。
拆除工作完成后,应及时清理现场,确保施工区域整洁有序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确保高中作业模板的拆除过程安全、有序,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