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台留学网-留学游子的家园

烟台留学网-留学游子的家园

互联网加就业是什么时候

59

“互联网+就业”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5年。当年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了优化再造政务服务,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的目标,其中也涉及到了劳动就业相关的服务事项。这标志着“互联网+就业”开始进入公众视野,并逐步成为推动就业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。

随后,在2016年,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就业”新模式,实现就业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。这一通知进一步推动了“互联网+就业”在高校中的实施,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,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政策、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。

进入2020年,受新冠疫情影响,线上招聘成为重要的就业途径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通过“91job智慧就业平台”和“江苏智慧就业微信公众号”向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出公开信,宣传相关政策和部署,并启动春季网络招聘会。

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,“互联网+就业”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。例如,2023年自治区教育厅通过“内蒙古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”,打造了24小时365天的“全时化、智能化”平台,为高校毕业生提供“云求职”服务。同年,西安交通大学也通过“互联网+就业”工作模式,提升了毕业生和岗位匹配的精准度,促进了毕业生在西部地区的就业。

综上所述,“互联网+就业”自2015年提出概念以来,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,已经成为推动就业服务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