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就业分配制度经历了从 20世纪50年代初至1996年的统包统分,到1997年开始的自主择业的转变。具体来说:
20世纪50年代初至1993年:
中国实行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“包当干部”的就业制度。
1993年至2007年:
逐步改革,从统包统分过渡到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,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。
2002年:
大专毕业包分配制度结束,所有毕业生开始自主择业。
1996年:
最后一批分配工作结束,国家不再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包分配。
1997年:
国家教委发布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》,进一步规范自主择业的程序。
2000年:
教育部发出通知,停止使用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》和《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》,启用新的就业报到证。
因此,中国的就业分配制度在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,至1996年完全结束。从1997年开始,毕业生主要通过人才市场和招聘等自主择业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